“他對軍訓特別上心、特別付出、特別認真!”這是同事們給予王一老師的評價,一連三個特別,毫不掩飾贊賞之情。
初見二營七連的指導員王一老師,是他剛剛檢查完學生宿舍,正匆忙地趕向訓練場。身上的綠色軍裝早已被汗水浸透,他高大魁梧的身材卻依舊挺拔,不失軍人氣質。
原來,王老師是軍人出身,將近11年的軍隊生活使王老師養成了做事規范細致、認真負責的習慣。曾經當過兵,帶過兵,也在軍校做過教育工作,讓王老師對軍隊生活感觸頗深:“十幾年的軍隊不是白呆的。在軍隊,我最大的收獲是意志品質的磨練,以及紀律意識、服從意識。”
作為七連指導員的他,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從軍訓動員便開始抓起,讓同學們首先要樹立男子漢形象。王老師表示:“對于有傷有病的孩子,我們會及時發現、及時給予最大的關懷,但對于那些小病大養的學生,我們會進行教育,讓他們學會吃苦、學會堅強。平時可以很溫柔,但軍訓中,我會一直嚴厲到最后。”雖然是在學校軍訓,但王老師對同學們的要求沒有絲毫放松。因為他認為意志品質的培養對一個人非常重要,可以受益一生。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同學們可以通過軍訓真的有所收獲。
在王老師嚴格要求的背后,深藏著一顆細膩的心。“我覺得我的這群孩子們都很能吃苦,他們都很棒!”當提到自己的學生,他堅毅的臉龐就立刻浮出笑容,他把每一個同學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王老師每天都提前到達訓練場,向同學們了解訓練情況;他經常走進學生宿舍,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幫助學生減輕心理負擔;當有學生身體出現問題時,他就會及時出現,聯系醫生或家長,為“小病號”忙前忙后。
軍訓一開始,王老師就了解到團里有一名體重340余斤的同學,頗為關心,一直關注著這名學生的身體反應。多年的軍隊生活經驗使他非常清楚,這樣的身體狀況站軍姿無法堅持很久。后來,這名同學腳趾發炎,王老師馬上請示上級給他批假,讓他好好休息。對訓練嚴格,對學生親和,是王老師一直堅持的工作準則。
訓練場,宿舍間,看到的是王老師永不停歇的身影。他一天到晚堅持在訓練場上,不怕日曬風吹。并且從軍訓到現在王老師就一直沒有回過家,經常工作到深夜一兩點鐘。
王老師的辛苦沒有白費,在軍訓團8月30日的第一次內務評比中,二營七連被評為內務整理最優秀的男生連隊。
當問及王老師對自己工作的評價時,他謙虛地笑笑:“我還有很多沒有做好的地方,比如有的時候把握不好工作的尺度。身邊的每一位同事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東西,這是我前進的動力。”軍訓期間工作雖然很辛苦,但王老師表示很喜歡這樣的工作。半軍事化管理,每天都可以見到大家,感受到團隊的氣勢,帶著自己的‘部隊’,讓他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