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8月26日發表文章《北京工商大學舊公寓換新顏 海淀首批老舊小區改造竣工》,作者耿諾,全文轉載如下:
北京工商大學青年公寓在完成防水及外保溫改造后竣工。(方洪攝)
本報訊(記者 耿諾 通訊員 方洪)一棟因為多年未粉刷而變得陳舊的老樓,在能工巧匠4個月的努力下,煥然一新。日前,位于北京工商大學校區內的5棟住宅樓完成了防水及外保溫施工,成為海淀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中首批竣工的項目。
暑假期間的校園比平時安靜多了,但住宅區里卻多了一分熱鬧的氣息。就在這學校一角,還有5棟老樓披著綠紗,整治工程還在施工中;甲2號樓、4號樓、8號樓、9號樓和青年公寓已經完全卸去腳手架,換上了一襲新裝。
“整整4個月,幾棟樓的不節能外窗換成了環保塑鋼窗。樓頂做了防水,外墻的保溫施工全都完成了。這個冬天,住戶家里就不會再漏風,室溫也會升上來。”施工方北京建工博海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臨時搭建的項目部,前幾個月的熱鬧勁兒正在消退,但“過三關”三個字還清清楚楚地寫在工程記錄板上。
“下大雨”成了施工需要克服的第一關。在這4個月中,連續多場大雨傾盆而至,而且都正趕在施工的關鍵節點上。項目部制定了一整套施工生產措施,在天氣變化之間見縫插針地施工,和老天爺搶時間,保證施工總進度。
“居民關”是緊跟著要克服的一道關。大夏天的要拆空調,這可讓居民發了愁。但施工人員卻挨家挨戶上門解釋工作進度,承諾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使用。居民被項目部工作人員的誠心打動,從抵觸到配合,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
還有就是“勞動力關”。最近氣溫悶熱,給室外作業增加工作難度。部分施工人員回家收麥子,有的一去不回。項目部一方面和施工班組協調工作時間,延遲中午上班時間,給施工人員多提供休息時間。另一方面積極協調組織勞動力,確保施工人員到位。同時,為員工提供桶裝礦泉水、冷飲、西瓜等防暑降溫品,保證了工程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