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至13日,商學院MPAcc參賽隊的張瑞、李長峰、馮可心、邢夢迪、韓玉瑤、尚可心、傅瀟以及姜曉婭八位同學,在指導教師會計系副教授劉婷的帶領下,奔赴位于石家莊的際華集團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調研,為迎戰教育部主辦的2016第一屆大學“百校百題”應用型創新課題(財稅領域)大賽做準備。
“百校百題”大賽自2016年12月14日開賽以來,來自全國282所高校的390支參賽隊正摩拳擦掌,積極備戰即將于2017年5月中下旬打響的大區賽。經過4個多月的開題階段,經過與際華集團總會計師何華生、生產部部長楊曉波、財務部副部長馮曉、際華集團三五零二職業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月芬,我校商學院黨委書記毛新述教授、王斌教授等專家的深入討論和反復論證,我校MPAcc參賽隊最終確定了課題名稱《商業模式變革、大數據與全成本核算——以際華服裝定制為例》。
際華集團采用了先進的客戶導向的私人訂制商業模式,但是其成本核算卻仍然停留于適于大批量規模生產的傳統成本核算方法,甚至直接將用于財務報表目的的成本信息提供給管理決策,并未形成管理會計下的成本信息,因而,其成本信息核算不夠精細,成本分攤不夠合理,無法為小批單件精益化生產提供決策有用的成本信息。我校課題正是試圖順應商業模式變革,利用大數據實現對價值鏈的全成本核算,為企業提供咨詢方案。
韓月芬和財務部負責人陪同我校隊員參觀了公司發展歷程館,了解企業戰略變遷的歷程及先進的功能性服裝研發成果,深入調研公司服裝設計研究院、CAD電子繪圖部(刺繡設計)、樣板部、考料室等技術部門,并調研了大批量生產車間、高端定制生產車間及網絡定制部,對一線生產工人、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及各個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訪談,了解了高端定制、網絡定制與大批量生產在整個業務流程上的特點與差異。
隊員們深入了解了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支出構成與成本動因,詳細地詢問了工人、管理人員、研發人員及銷售人員的薪酬構成及績效標準的確定,以及成本的分攤等一系列問題,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資料。際華集團相關人員為課題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歷史成本資料,商學院會計專業群建設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為順利完成課題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