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勵和引領廣大青年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緊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校團委組織各級團組織集中開展了“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特別主題團日活動,歷時近一個月,通過突出儀式教育感召作用,依托首都紅色教育資源,讓全校團員青年普遍接受了一次“沉浸式”精神洗禮,進一步增強了廣大青年團員敬團、愛團意識,提升了團組織的凝聚力。
重溫紅歌情,共度青年節
5月4日,迎著初升的太陽,校團委組織100名新團員和團校“優干工程”培訓班學員到紅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誕生地——房山區霞云嶺堂上村,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前的巨大黨旗下,開展了一次特別的主題團日活動。
堂上村原村黨支部書記李增軍現場為學生們授課,動情講述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創作歷史背景,讓學生們重溫了當年19歲的曹火星創作這首經典紅歌的情景,以及這首歌的傳唱鼓舞著千千萬萬飽受戰爭苦難的中國老百姓不斷奮斗的感人畫面。來自法學院的吳奇作為團員代表進行了團旗下的演講,追憶了百年前無數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國情。演講結束后,全體團員進行莊嚴宣誓,透過堅定地誓言傳遞出作為共青團員的堅定信念。
校團委鄭光老師為新團員佩戴團徽,寄語團員青年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做有理想、有擔當、有奮斗、有作為、有價值的新時代青年,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以優異的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隨后,同學們參觀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
感悟新文化,爭做新青年
4月10日至24日,經濟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商學院和理學院團委先后組織學院團學干部、優秀團員代表、新入團團員以及分團校學員等前往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展特別主題團日活動。
走進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大家參觀了各個展室,追憶陳獨秀、蔡元培、毛澤東、李大釗等先驅在紅樓工作時的情景,重溫了五四時期的先進思想。隨后,團員代表們的“團旗下的演講”呼吁大家堅定心中的理想和目標,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緬懷抗戰史,激發愛國志
4月13日至21日,食品學院、法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團委先后組織團員青年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特別主題團日活動。
團員青年們在抗日戰爭紀念館認真聆聽講解員的悉心講述,通過一件件歷史文物和一幅幅真實照片,深刻了解了抗日戰爭這段血淚歷史和中華民族革命先烈為抗擊外敵所作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與犧牲。團旗下的演講環節中,團員代表們圍繞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百年五四精神的主題進行宣講,倡導團員青年們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學院團委老師向團員青年提出寄語,希望團員青年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身作則,成為新時代青年的榜樣。
鮮花祭英烈,誦讀憶先驅
清明節之際,外國語學院團委組織學生黨員、班長、團支書、團員代表前往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特別主題團日活動。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同學們向烈士獻詞,并重溫入黨、入團誓詞。參觀過程中,同學們結合前期的學習研究,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做新時代新青年”雙語宣講活動,字里行間,流露堅定的愛國信念。
4月13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研一、研二全體研究生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開展了特別主題團日活動。學生們以分段、分場景的短視頻錄制方式朗誦了《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表達了愛國熱情和對革命先驅的紀念之情。
除學校和學院組織的集中活動外,全校各團支部也采用各種方式開展特別主題團日活動,進一步學習五四運動的起源與發展,不斷增強團員青年對國家歷史的認識和對青年責任的擔當,在全校形成了學習和弘揚五四精神的良好氛圍。團員青年們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團員青年學子,更要繼承五四精神,銘記歷史,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校團委將帶領全校青年堅定理想,傳承百年五四精神,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