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我校承辦的北京地區環境類課程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交流會在我校阜成路校區化工樓338報告廳拉開帷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北京地區22所高校的近30名專家及骨干教師應邀參加會議,共同探討中國環境類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會議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陳文、化工學院環境教研室主任錢楓主持。
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清華大學胡洪營教授應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表示,很高興借助這次交流會重返母校,并希望能通過這個平臺真正達到交流經驗,共享資源的目的。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田媛教授代表我校致辭,并就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情況作了簡要介紹。 會上,清華大學胡洪營教授、南開大學邵超峰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劉靜玲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宋國君教授、中央民族大學金軍教授、北京城市學院高艷玲副教授先后作了專題報告,分別就《環境工程原理》、《產業生態學》、《環境科學概論》、《環境政策分析》等國家精品課程及相關課程建設現狀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高等教育出版社環境類課程主要負責人陳海柳作了題為《基于“中國高校環境課程網”的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和教師交流研討平臺建設》的報告,對中國高校環境類課程網進行了全面、系統地介紹,并表示將力爭打造出一個集課程建設、教學交流和資源共享的三位一體的網絡平臺,更好地服務于全國高等院校環境類課程教學。 在座談交流環節,各位專家、教授分別就環境類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情況及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資源的配合及其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作用,教學資源建設及需求情況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交流和探討。相信此次交流會將對促進北京地區環境類課程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