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去,禮堂里激昂的歌聲就伴著窗外的鶯歌蟬鳴縈繞在盛夏的校園里。這樣的早晨,國慶合唱隊的成員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從7月11日開始,國慶合唱隊的師生們和著歌聲度過了一個又個清晨與黃昏。那激昂的歌聲中激蕩著對祖國的熱愛,也抒寫著“為祖國而歌”的無限情懷。
但喜滿園桃李艷,那管自己兩鬢霜
在國慶合唱訓練中,若問誰是最可愛的人,大家的腦海中最先浮現出的,就是指導老師的身影。在合唱隊的訓練地,我見到了此次國慶合唱隊的指導教師——學生處副處長徐紅京老師以及合唱隊姜華老師。
學生處副處長徐紅京老師管理著合唱隊的日常事務。從早晨開始,他就一刻不停地忙碌著。“全隊學生都那么努力,我也要盡我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他一邊做著手頭的工作一邊對記者說。“隊里的事情很多,像統計報表、發服裝……雖說繁雜,但是都是馬虎不得的。”每次訓練,徐老師總是早早地到達訓練場地,學生訓練時,他一直忙前忙后,一刻也不得閑。當問及做這些事情辛不辛苦時,徐老師說道:“辛苦是一定的,但是能為國慶奉獻自己的力量,辛苦也是值得的。”
合唱隊姜華老師一直在學校擔任校合唱隊的訓練工作,這次參與國慶合唱的隊員,每一名都是由姜華老師精挑細選出來的。說到這些,姜華很嚴肅地說道:“為了能保證合唱的質量,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國慶合唱隊的訓練過程中,她一直精神抖擻地站在隊員面前,并不時地為隊員們打著節拍。然而,細心的人會發現。姜華老師經常會用一只手輕捶著自己的腰。“腰很疼,但還是得堅持著。因為要為學生做出榜樣。”姜華老師如是說,“老師首先不能有松松垮垮的精神面貌,要用自己的精神來帶動學生”。在談及學生的訓練程度時,她很欣慰地笑了,“總體的程度還是比較不錯的,我們的學生能夠到達現在的程度非常不容易。”當說到最想送給在訓學生的話時,姜華老師略微沉吟了一下。“最想送給同學們的,是我的一個愿景,希望我們北京工商大學的師生共同努力,為國慶獻出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
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頌如歌
當春雷乍響,余音裊繞在花嶺幽谷,
當清泉奔涌,叮咚聲聲敲打在溶巖深潭,
當微風拂林,發出海浪般沉沉濤響,
當禪鐘悠揚,和著鶴鳴淺唱……
人們會自然地的想起一種聲音,宛如天籟之音,是那么純真、親切、悠揚、濃情、壯美,這,就是記者在聽到國慶合唱隊員的陣陣歌聲時最直接的感觸、最好的詮釋。
國慶合唱隊是由85個工商學子組成的,他們來自不同的院系,為了國慶走到了一起。在假期的第一天,所有的隊員就開始了緊鑼密鼓的訓練。“累啊,怎么能不累呢?”國慶合唱隊隊員——經濟學院國貿081班的張媛媛說,“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早晨五、六點多就起床了,趕到學校來參加訓練”。為了國慶,大家放棄了很多。金融071班的韓添同學為了在合唱隊排練放棄了難得的赴悉尼演出的機會、倪娜同學為了參與合唱不得不取消了與朋友的旅行計劃……“遺憾歸遺憾,為了能給國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別的就都顧不得了。”在訓練中,每一名隊員一絲不茍的精神以及飽滿的熱情深深地震撼了記者,在訓練之中,大家抓緊樂曲的間隙背著歌詞,就連休息的時間也兩個一群、三個一組地討論著歌曲的演唱方法。“雖然辛苦,但這是我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經濟學院的張媛媛同學如是說。“為了唱出我們對祖國的敬仰與祝福,為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由衷敬意,我們有信心能克服一切困難!”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在對國慶合唱隊采訪的過程中,最令人感動的,不是學生的刻苦努力,不是老師的諄諄教導,而是師生相顧相惜的似海深情。
在采訪中,同學們告訴記者,最累的不是自己,而是老師。“老師在訓練的時候會很嚴格,但是訓練間隙也會和我們開玩笑。其實老師是非常辛苦的,盡管如此,在訓練過程中還是處處體諒我們。”聽到學生的感嘆,姜華老師幸福地笑了,那慈祥的笑臉,像老師,也像媽媽。“我對待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雖然在訓練時我會嚴格要求,但是在訓練之余我盡量不會讓學生體會到師生的那種距離感。批是批,愛是愛,就像孩子與媽媽的感覺一樣。”
訓練場地依舊歌聲嘹亮,一群小百靈在為祖國縱情歌唱。歌聲中裹挾著隊員們對恩師的敬仰,記載了老師對學生的關懷,更銘刻著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無限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