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空艷陽高照,畢業的喜悅充盈在每個研三學子的臉上。作為我校2011屆優秀碩士畢業生,先建波可以說是笑得格外燦爛。因為在北工商的三年,是記錄著他驕傲的三年!
先建波,食品學院2008級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師從孫家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稀土光電功能材料研究與應用。在校期間曾獲得“校級三好學生”、“學術之星”、“優秀碩士畢業生”等諸多榮譽。三年來,先后在國際國內主要期刊上發表十余篇學術論文,其中《Synthesis,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Y(V,P)O4:Eu3+,Bi3+ phosphors》,被荷蘭《Journal of Luminescence》雜志錄用,《Size and shap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oil-dispersible BaYF5:Yb3+/Er3+ upconversion fluorescent nanocrystals》,被荷蘭《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雜志錄用。兩本雜志均為SCI和EI源期刊,影響因子分別為1.628和2.135。
另外,他還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4f電子的正、反斯托克斯定律躍遷發射的防偽標示技術研究”(基金號:20876002)和“基質環境對電子俘獲型光儲存和紅外上轉換材料發光性能影響”(基金號:20976002);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f-f和f-d電子躍遷發射紫外與紅外光致顯色防偽標識材料”(基金號:2091002)。在學術領域,先建波無疑是所有北工商學子的榜樣。
求真務實
談到自己的學術成果,先建波十分謙虛地表示,取得成績是因為自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本科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材料化學專業,來到工商,延續了本科的學業,很快就融入了研究生的學習之中。我很感謝北工商給我讀研的機會,并且十分珍惜它。初到工商,我發現自己有幸加入了一個很好的團隊中,正是這個團隊的幫助,提供給我的平臺,才使我能夠取得諸多的榮譽。”先建波口中的這個團隊,是他的導師孫家躍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包括往屆的同門師兄師姐。
“我特別感謝我的一位師兄,他如今已是清華大學的博士。我第一篇在國外發表的論文就是在他的幫助下完成的。論文中的很多想法是我們共同思考得出,我只是有更多的時間完成了他沒有時間完成的東西。”有了發表第一篇論文的經驗,先建波的學術之路變得更加平坦。之后他又陸續發表了《Facil synthesis of well-dispersed SrF2:Yb3+/Er3+ upconversion nanocrystals in oleate complex systems》、《Synthesis of Yb3+/Tm3+co-doped MF2 (M=Ca,Sr,Ba) nanocrystals with blue up-converted fluorescence》等數篇學術價值很高的論文。
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他說“理工科的研究要求求真務實,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多動手,多記錄,在實驗中任何一處極小的變化都要詳細認真地記下來,一定要做到嚴謹。另外就是要多花時間多思考,必須有明確的想法,才能一步步完成一項實驗,繼而一項研究。”成功是怎樣煉成的?踏實、認真、勤奮。
回報社會
畢業之后,先建波選擇了在一家名為“京東方”的國企工作。主要負責液晶顯示屏材料的研發。之所以從事這份工作,一方面是因為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則是懷著報效祖國的念頭。他說:“現在國內的液晶顯示屏市場已經被三星,夏普,LG等外國企業占領。國產的東西很難立足。我覺得這是一種悲哀。我們的國家在這反面處處受制于人。我既然學了這個專業,就應該為國家做點事。不說強我中華,至少要造福國人。可能有人覺得我說的有些做作,但是我確實這樣想,學了知識,就該為國家做點事。”
這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正是現在國人所欠缺的東西嗎?先建波是一個榜樣,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一種態度。
寄語母校
“畢業在即,心里很傷感。美好的學生生活就要結束。當有一天我們翻開舊照片,上面記錄的是和同學一起打牌,一起喝酒,一起上課,那份平凡的樂趣是值得永遠珍藏的。我很幸運,能夠來到工商,能夠加入一個優秀的團隊,在這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績,獲得了一些認可,更多的是度過了三年的青春。每當看到母校的校徽,一個‘品’字,我都在想,要做事,先做人,良好的品德,才是行走社會的根本。走出了校門,我做的每件事都代表了北工商,我會努力做好,給母校爭光。心懷感恩,感謝工商,培養了我三年,教誨了我三年!祝福母校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