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召開了題為“教書育人,創先爭優”的青年教師座談會。學院近5年入職的青年教師、學院全體領導、學科帶頭人、系主任以及獲獎教師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由院黨總支書記陳誼主持。
學院各位領導首先就自己分管的工作簡單介紹了學院的情況,對新進教師提出期望和要求。院長蔡強介紹了學院的現狀和發展藍圖,對年輕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等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并指出學院會盡最大努力支持和幫助年輕教師的成才和發展。副院長姜同強強調了教學的重要性,細心聽取了每位教師對如何才能成為好教師、怎樣才能成為好教師的看法和理解,并指出在教學上,態度決定高度,細節決定成敗。副院長于重重對學院科研方面的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并提出在學科建設方面,既要鞏固和加強現有基礎,同時要努力拓展新的方向。副院長郭培源簡要介紹了學院信息化建設和外事情況,并指出青年教師已成為當下和將來的中堅力量,未來的幾年內,學院將投入更多精力發展和促進青年教師成長。黨總支副書記張凱偉簡要介紹了教師在學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學院“一體兩翼”的學生工作新模式,即以專業知識學習為核心,同時開展健康的文體活動和豐富的學科科技活動,并希望全院教師,尤其是新進教師能夠大力支持學生工作。
會議邀請學院三位獲獎教師,即2012年學校教學優秀獎獲得者劉新亮、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韓忠明和2012年北京市優秀輔導員獲得者孫曉榮就自己在教學、科研和學生工作方面工作經驗和體會為大家作了報告。期間,劉新亮老師指出,教師,首先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從內心深處喜愛學生,除了要認真備課,認真教學外,要經常跟學生溝通,要讓學生從心里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愛。韓忠明老師指出,科研是做出來的,雖然會經歷一個痛苦的尋找和摸索方向,但只要踏踏實實,埋頭苦干,就一定會有回報。孫曉榮老師說,要想成為一名好的班主任或輔導員,一定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針對具體情況,采取具體策略和方法,例如組成學習小組,組長負責制,讓學生走出宿舍去學習,克服學生生活中的宅文化;做好學生的資料保留工作,積極正確引導學生,主動介紹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所學的專業有信心,有興趣;多舉辦有意義的活動,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關心弱勢群體等等。并最后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付出,我收獲,我快樂!
與會青年教師與所有參會教師進行交流和互動,他們紛紛就教學、科研、學生工作及生活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言,并就如何進一步促進學院大力發展以及自身的發展,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陳誼書記總結到,青年教師是學院未來,也是學院各方面工作的骨干,首先要熱愛本職、熱愛學生、樂于奉獻;其次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并將個人發展與學校、學院的發展緊密結合;她希望青年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不斷銳意進取,勇于創先爭優,在教學、科研和學生工作方面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