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迎新活動中,各個學院各有特點,每一個報到站點都洋溢著溫馨的氣氛。
貼心備至
外國語學院設計了一塊別具匠心的歡迎展板,將大學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都寫在了紙片上,并在每一個問題后附上了解決的辦法。學院延續了 “一對一”迎新方式,即一個志愿者帶領一個新生辦理所有的手續,并把新同學送到宿舍。周到的服務獲得了新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藝術與傳媒學院針對外地學生多的特點,將接待處進行了簡化,取消了遮陽棚,將展板換成了小巧的宣傳手冊,節省下空間以便行李較多的外地新生報名。為了使新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學習生活中,學院還特意印制了輔導員的聯系名片。
食品學院今年首次在良鄉校區開展迎新。由于不太熟悉良鄉校區的情況,志愿者們提前做足了功課,認真編寫了一本《路標指南》贈送給每一位新生。采訪間,一位志愿者告訴記者:“我是大四的學生了,為學弟學妹們再出一份力,在學生會站好最后一班崗!”
創意十足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將新生引領流程化,將報到的不同步驟分成不同的區域,由不同的志愿者引導新生一步步完成。由于分工明確,二十幾名志愿者面對300多名新生,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最讓新生感覺方便的是由學院設計的寫有入住基本信息及必要電話的小紙條,便于新生盡快入住,確保無誤。
商學院再次請出了吉祥物“尚尚”、“慧慧”陪伴大家,給新生及家長帶來了很多的快樂。每個志愿者身上都佩戴著小篆“商”字的環保院標,體現了環保意識。由于新生人數是所有學院中最多的,學院特將不同專業的新生分配到不同的“專屬通道”中,報道現場秩序井然。
剛成立不久的理學院打出“小學院的大輝煌”的口號,特別建立了咨詢臺,由院長、書記、輔導員、班主任親自與新生溝通交流,解決了新生及家長對未來就業的疑問。他們還拉出了 “同學就是兄弟姐妹、學院就是我們的家”的橫幅,將加快新生與學院的融合作為活動重點。學院為每個老師和新生都設計了貼在身上的即時貼,標有“姓名、職務(班級)”,方便大家互相認識,實用而有創意。
溫馨無限
法學院的迎新主題是“溫馨”,接待處因此被取名為“法學之家”,令人倍感親切。班主任全部到場與新生互動是學院此次迎新的亮點,旨在為新生入校提供更切實的幫助。迎新場地“S型”的布置還巧妙地避免了擁擠問題。
經濟學院打出“犇騰經院”的橫幅,志愿者們粉紅色的服裝彰顯著活力與熱情。經濟學院的迎新突出了經濟舒適的特點,布置簡潔醒目,休息站中藍色的帳篷,水站中為新生準備的茶飲,得到了新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他們還準備了筆記本、飯盒等禮物,為新生提供了實用的幫助。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通過網絡媒體發布及時信息讓新生提早了迎新工作的有關事宜,并創立了“三級管理體系”:即在班主任和新生之間設立一位副班主任,由部分大三學生和由新生中選出來的同學擔任。活動當天,他們與新生“一對一”交流,成為新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重要紐帶。以外,學院還對即將進行的新生運動會提前準備,現場進行了新生運動員的招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