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單位:
為扎實做好春季學期疫情防控工作,維護校園正常秩序和安全穩定,按照教育部、北京市關于當前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結合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對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做如下通知:
一、學生返校安排
根據全市教育系統部署,學校暫緩安排學生返校,繼續線上授課,具體返校安排根據疫情形勢另行通知。對于因畢業、就業、實驗、就醫等特殊原因需返京返校的學生,一事一議,經學校審批后可返京返校,同時嚴格落實返京返校條件要求。
二、師生員工返校范圍及條件調整
1.所有師生員工及共同居住人員返校前應完成14天健康監測。
2.返校前14日內有1例(含)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的師生員工嚴格限制進(返)京,不得返校。14日內有陸路邊境口岸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的非必須不進京。
3.自3月3日起,對于返京7天內返校的師生員工,在進京48小時、72小時核酸檢測的基礎上,需在進京4-7天之間進行第三次核酸檢測,后兩次核酸檢測時間至少間隔72小時。
4.自3月3日起,對于返京7天后返校的師生員工,在進京48小時、72小時核酸檢測的基礎上,需持入校前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返校。
5.在北京市內封控區、管控區的師生員工,暫緩返校;防范區內的師生員工需持48小時內核酸陰性證明方可返校;境外回國人員嚴格落實社會面疫情防控措施后,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返校。
返校途中要做好個人防護,全程不摘口罩。各單位要嚴格學生返校條件,不符合要求的學生堅決不可返校,違規返校的要嚴肅處理。
三、落實校園疫情防控措施
1.加強健康監測和信息報送。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精準掌握中、高風險地區、境外師生員工情況;全面掌握每日京內外師生員工人數、健康狀況和出行軌跡。各單位要認真核查本單位返校師生員工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和行程卡。
2.加強返校師生行動軌跡管理,為快速流調打下堅實基礎。嚴禁漏報、瞞報、謊報旅居史或健康監測情況等信息,嚴禁帶病返校返崗。
3.嚴格執行師生員工非必要不出京,確需離京的,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執行。出京再返京應執行48-72-72小時的核酸要求。
4.實行校園封閉管理,返校學生執行出校審批制。非必要不出校,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舉辦集體活動,校內嚴格佩戴口罩。教務處、研究生院、各學院按要求安排好線上教學、補考緩考及研究生復試工作。信息網絡中心要做好線上教學的網絡保障工作。
5.強化師生員工定期核酸檢測機制。定期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核酸抽檢(學生核酸抽檢由學生處、研究生院負責,教職工核酸抽檢由人事處負責)。對因就業、求職、實習等原因頻繁出校學生群體按照上級要求進行定期核酸檢測。要強化畢業生群體的人文關懷和幫扶指導,為學生求職、就業、實習等剛性需求提供便利條件。
6.學生處、研究生院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強化研究生導師負責制,導師應及時將學校的相關疫情防控要求傳達給學生,全面掌握學生的健康狀況和出行軌跡。
7.做好快遞包裹、食品冷鏈管理。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嚴格落實食堂冷鏈食品進貨渠道可溯源、進口設備核酸檢測采樣、快遞收發管理、關鍵點位人員管理等防控措施,建立常態化督促檢查工作機制。
8.嚴格落實冬奧和冬殘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賽后移出期做好志愿者健康監測工作。
9. 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不舉辦線下大型會議,如必須開會,建議召開視頻或電話會議。嚴格落實考試防疫工作,加強對考試期間防疫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10.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做好應急隔離場地、防疫物資、應急人員力量準備工作,健全應急響應機制,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公共事務處要做好校園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四、師生員工入校權限動態調整
1. 嚴把校門關,按照“非必要不入校”原則,原則上不予審批校外無關人員入校。所有師生員工入校需測溫、掃碼,加強兩校區校門值守。
2.對有發燒發熱干咳等癥狀的教職員工,動態調整入校權限,在核酸檢測結果出來之前嚴禁上崗,核酸檢測陰性后,持陰性證明方可回校上班。
3.對頻繁出差的教職員工,返京后嚴格執行進京48小時、72小時核酸檢測的基礎上,需在進京4-7天之間進行第三次核酸檢測,后兩次核酸檢測時間至少間隔72小時。
4.校外居住的師生員工的家屬及同住人,離京返京應及時上報學校。人事處負責做好教職工家屬及同住人的健康監測,及時掌握教職工家屬及同住人的行動軌跡,加強每日健康監測,如有異常第一時間報告。家屬或同住人發熱的,教職工也不得返校,應進行健康監測。
各單位要堅持嚴防死守、動態清零,壓實“四方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擔責,科學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深入細致的做好師生的宣傳教育工作,讓每一位師生認識到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統一思想。如遇特殊情況,要第一時間履行請示報告程序,第一時間果斷處置,不得瞞報、漏報、遲報。學生處、研究生院要將返校政策提前告知學生,確保校園防控平安順利。
北京工商大學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2022年3月14日
